你曾經多次被朋友說有被虐傾向,或者被說是渣男渣女收集器?
.
#被虐症症狀
1.總是不自覺投入沒有結果、不夠穩定的關係。
2.對平凡穩定的連結沒有激情與火花。
3.習慣痛苦與高強度的情緒感受。
4.可能習慣被傷害,也可能傷害他人來獲得情緒滿足。
5.當關係變得相愛平靜,反而會不習慣而無所適從。
被虐症者,常被不安定的感覺制約,覺得不安定才會有心漏跳半截的感受,也因為不安定帶來的戲劇性與不確定性,強化自身苦情與悲情的角色設定,似乎生活總要有些慘烈才配得上男主或女主的稱呼,卻因此將自己不斷推向辛苦與痛苦的深淵裡。
.
#有一種愛情,叫「因為我不值得」1
凱蒂的愛情總是沒有結果,要麻當別人的小三,不然就是不安定的靈魂,而凱蒂總抱怨自己怎麼都遇到這些人。
「我這樣的人,又能遇見多好的對象?有人愛我就該讓他愛阿,又有人照顧,多好。我想單身又條件好的人,是不會要我的。」
「反正我也找不到像父母這樣優秀的人,我也長不成像他們這麼優秀,我只要感覺開心就好,卻在關係裡感受不到深層的連結,又感受到隨時要失去的矛盾。」
.
#有一種愛情,叫「因為我不值得」2
凱蒂成長在一個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,卻都心繫於工作中,對孩子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跟精神在孩子的陪伴上,凱蒂只有在發考卷或者大考之後,會感受到父母「強烈的存在」,而在那時通常是被罵得最慘,被責備沒有做好學生的職責,更沒有當好一個乖女兒。
奇怪的是,與父母互動的「連結感」,那種若即若離,那種若有似無,那種靠近時有一觸擊發的爆裂或機情感,卻與她的兩任關係,詭異的相應。
凱蒂的愛情模式基本上是重複的,我經常看到這類型「強迫性重複」的人,不可自拔的重複過往已知受傷情境的關係模式,並經常陷入我知道但做不到的困境裡,因為受傷害的情境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。
.
#有一種愛情,叫「因為我不值得」3
細探之下,凱蒂常覺得自己「不值得」,在這信念之下,會有廣泛的延伸,包括不能有完整的愛,不能有被祝福的愛,不能有幸福快樂等,而這個不值得就會是自己愛情劇本中的基調,為你演出一幕幕既浪漫又悲情的劇碼。
當我們對愛的信念裡有「我不值得」,我們都在下意識中,搜尋最終會被「拒絕」的伴侶,也許被自己拒絕,有時是被家人拒絕,這種拒絕釋放著「禁忌」的魅惑,讓你很容易陷入其中不可自拔。然後有一種反正就轟轟烈烈來一場不用在乎天長地久啊!
.
#探索內心的「我不值得」
你是否真正思考過,為什麼自己不值得?待在看似被虐的情境中,似乎背後又有心理需求?
會不會「我不值得」也成為你的保護罩,所以感情經營不好也沒有辦法,所以沒有從這裡換去那裡也是剛好?
這個「我不值得」也讓你長出許多毒性的羨慕,你看著別人幸福打卡,忙著結婚生孩子,心中一陣酸楚又說服自己不去看不去想。
你就是一切的因,而感情世界是演出你內心的劇場,因此你總是可以掌控劇情導向。
親愛的,你隨時都可以轉身,把自己愛回來;也可以隨時轉換思維,從「我不值得」微調為「我值得」。
.
#如何修正被啟動的「依附系統」
在情感中,無法穩定安心地從對方身上獲得愛,會激發一個人心中關於被愛的「不安全感」,因而啟動尋求愛與獲取愛的生存機制,但這股積極、不死心與不甘心,卻不一定是「愛」,而是個人生存機制,卻因為內心激動的怦然感,讓人常誤認那是愛。
至少,愛是你想到這個人可以感到平靜與滿足,而不是想到這個人就焦慮與糾結。
————
本文節錄自《愛無能:為什麼我們想愛,卻無法好好愛?》
作者:吳姵瑩諮商心理師
了解更多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7338
————
實體課程推薦
改變戀愛DNA:https://www.iiispace.com/lovedna/
愛情這種病:https://www.iiispace.com/loveism/
————
我是愛心理平台,集結愛與心理學的平台,探索心裡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。
喜歡我們的貼文,請幫加入追蹤按愛心,然後分享出去唷❤️
#被虐症 #感情 #愛情 #相處 #委屈 #付出 #心理 #愛無能 #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#Psychology